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名字由来

明夷待访录

蒋介石说:“我在十八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就是邹容的《革命军》,第二部书就是王阳明的《传习录》,第三部书则是黄梨洲的《明夷待访录》。第一部书是启发民族大义,确立我革命思想的基础;第二部书是阐明‘致良知’的道理,奠立了我求学作事的根本;第三部书是贯注我民主思想的精神。”

明夷待访录名字由来

若想要洞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思想的精髓,我们需要对《明夷待访录》进行整体解读,从全局把握此书的思想精髓,本书中的字、句和章节都潜藏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先总后分,综合重新构建框架。此外,“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思维模式有利于透析黄宗羲思想的精髓。

【以意逆志】揣摩作者志之寓意及志向。我们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研读文章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当作著书者,“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思想内涵,从而理解著作的内容和主旨。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即知其人、论其世。解读者只有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后,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思想的精髓

【解读核心:黄宗羲思想的特点】

(一)注意黄宗羲思想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解读者要坚持整体解读,以提纲挈领之法把握其“治国巨著”的精要之处。《明夷待访录》从政体、政纲、国家结构、法律制度、文化教育、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初具“治国大纲”的雏形。

【普遍性】《原君》、《原臣》、原法》、《置相》是关于政治权力网络的的论述,是最具纲领性的,是统领全书的总纲。这些不单单反思明王朝而得出的治国方针,是针对中国整个历史而提出的时代号召与改革方案,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后世政权中,从而超越了王朝更迭之限。

【特殊性】《明夷待访录》针对明朝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而提出的特定改革方案。

(二)解读要注意从民主的角度透析黄宗羲的思想精髓。

民主是贯串全书各章各节的灵魂,是研习此著作的关键线索。解读者只有自始至终都紧握民主这个核心思维,既不断章取义,也不受旁枝杂叶的干扰,方可探骊得珠,得其真谛。

《学校》、《取士》彻底否定已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确立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大教育思想。此外,黄宗羲提出了“公其非是于学校”的主张是最具有民主启蒙性与创新性的主张,是中国最早的代议制思想,是议会政治理想的萌芽。所以,我们在研读有关章节时,既要注意研究其新的教育思想,也要注意研究其中具有启蒙性质的政治理想。

《田制》和《财计》是关于经济方面的论述,黄宗羲要求取消封建特权,按户分田,使广大农民都能获得土地,此外工商皆本的新观点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价值。

要求变革军事制度。希望军事制度的宗旨完成从为君主专制服务到为民主政治服务的转变,在开创民主制国家的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黄宗羲反复强调“文武参用”;爱国爱民是“用武之本”,治军者必须是这样的人。这些主张的思想实质就是民主与科学。把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渗透到军事、国防中去,无疑是见地十分高远、民主启蒙意义甚浓的。在一些较为次要的问题上黄宗羲亦无不以民主为指导思想和立论基础。

在论述宦官的问题时,他再次引出了君臣关系的崭新原则,提出了君臣关系应是“师友”关系,在君臣关系中应贯彻“师友之道”,根除“奴婢之道";臣应是君之师友,而不应是唯命是从“奴颜婢膝”的婢妾,并且痛斥了迁儒、俗儒们坚持的“君父,天也”之类的天理。

(三)研习时注意把握黄宗羲新的思维品格,这将有益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研读这部著作。

黄宗羲在时代大趋势的感召下,勇于疑古,善于悟新,取于创立适应时代大变动,确立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勇于突破传统的封闭性的思维模式,创造新的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勇于摒弃认同式的研究方法,采取开拓性的研究方法,勇于破除成说,重新审视是非。他博古通今,纵横贯串,加以研析、鉴别,从探究君的源流开始,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对君、相、臣、阉宦、胥吏、法律、国体、政体、文化、土地,军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归纳,对封建专治主义进行历史的总判决。比如,在土地问题上,他高屋建瓴,力主取消贵族官僚特权,要求统治者“授田于民”以解放生产力;在工商业问题上,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确认他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为本”地位;在人才发掘问题上,黄宗羲面对封建制度把埋没、扼杀了大批人才的社会现状,他主张广开言路珍惜各种人才的,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展其才,为社会发展各尽所能。可见,黄宗羲视野之开阔,思维之活跃,创造力之充沛。

【接纳新事物】黄宗羲思维品格、思维方式之新颖、超迈,表现在他敢于接纳新事物、新社会力量、新思想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一般的文人对传入中国的西方的先进百然科学和文化思想,总是采取抵制、排斥的态度。但黄宗羲则不然,他取的是吸收消化、为我所用的态度。这正是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的战斗性之所在。

同时,黄宗羲认识到接纳新事物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非如此就不能完成摧段封建君主专制,开创民主政治的伟大历史使命。近代科学是近代思维方式的支柱,离开近代科学思想,启蒙主义大厦是难以构建的。作为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总是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宗教迷信结合在一起。他精心研究过天文、历算、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著有九种专著,在《学校》中,他强调了新型教育中必须重视开设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实践,吸收了西方天文学的成就和方法,在历法研究、新历法制订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集百家之长】黄宗羲能够把他所先哲们的那些民主的思想精华作为自己的思想资料,对历史资料融会贯通,从而认识到广大臣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意义和地位。

【理论通俗化】黄宗羲善于利用历史典故,托古改制等方法使其理论更通俗易懂。比如,在论证君与臣的关系应是平等分工、相互合作的关系时,他以“共曳木之人”连续设喻;黄宗羲把出仕只为君主效劳而不为万民服务的大臣比作宦官、宫妾,认为他们信奉的是“奴婢之道”。这样的论述利于读者了解黄宗羲思想的实质;黄宗羲在论述君与民的主客关系时,则将其世俗化为财产归谁所有以及取得财产的方式问题。此外,他还采取了历代改革家常用的托古改制之法,以此论述反封建、倡民主的政治理想。

(四)黄宗羲启蒙思想是时代局限性与历史突破性的统一

黄宗羲的思想存在局限性的同时,又包含着某种突破性;同样,突破性中包含着某种局限性。比如,黄宗羲在猛烈批判和否定君主制的同时,又沿用了“君”、“臣”、“政事堂”等旧概念,这是其局限性的表现,他没有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取代这个陈旧的概念,无疑是一件遗憾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黄宗羲发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最强音。

此外,黄宗羲指出君主专制不符合当时国情,因此他提出:“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这表面黄宗羲主张通过天下分治以分割君权。这种观点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但其思想远超同时代的思想家,更对后世有很大的启发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因为黄宗羲思想存在残枝败叶,而否定其思想精髓之处。因此,我们应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黄宗羲的思想。

明夷卦十大预言

明夷卦预示着什么

占卜小故事——胡宏精准预言了陆阜的官运
在明朝时候,有位宁波人叫胡宏,他善于用《周易》占筮。曾经有一次,宁波太守陆阜将胡宏邀至官府,让他给自己占了一卦,占卜的卦名是雷火丰卦变地火明夷卦。胡宏只说了八个字:“逢刘则滞,逢冯则止。”意思就是逢到姓刘的人就会受到阻滞,而逢到姓冯的人就会停止官运。
不一会儿,同知刘文显过来造访,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互不投机半句多,没说上三句话,刘文显就与陆阜发生了争执,闹得几次都要动手打架。
第二年,海道副使冯靖向皇上告了陆阜一状,说陆阜存粮不给军饷。于是,皇上就将陆阜贬谪到广西去了,从此未再重用。
结果和胡宏断出的结果出奇一致,可见胡宏断卦的技术的确很高。
胡宏后来写了一篇六爻界奉为圭臬的作品,就是后世学习六爻者必读的《黄金策》,《黄金策》是一篇言简意赅的纲领性著作,不过作品的署名却被改成了刘伯温所著,大概是伪托名人能广泛传播于后世。

明夷待访录深度解析

对以民为本教育体制的构想在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其实从其整体的覆盖情况来看非常有限,因为在那个时代一般基层社会的民众,总体上的知识水平非常有限,而教育似乎成为封建地主、官僚以及贵族的专属标志。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下移现象就能看出,周朝时期的教育,一般都是贵族式教育,像奴隶和农民很少有能够接受读书教育的条件。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并且承担这一历史任务的是,与周朝时期地位不上不下的士族集团,他们在这个动乱的时代发挥了他们巨大的作用。

不过随着封建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稳定之后,这种阶级性的教育专属性再度出现,新兴贵族和封建地主、官僚掌握了垄断知识和教育的途径。

《文献通考》载:"闻三代之道,乃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为劝善也,显之朝廷;为惩恶也,加之刑罚。遂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由京师始,由内以及外。"

特别是在封建王朝的文化政策上,除了推行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之外,对于中央和地方的教学机构把控也非常严格。

这种教育为封建统治者垄断的局面,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到了明朝时期虽然基层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教育的分化依然十分严重。

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明朝时期文官政治的腐败,认为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根本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因此黄宗羲从《明夷待访录》中,深刻揭示了这种教育分布极为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他主张封建统治者,应该注重对于学校的建设和推广,使得最基层的民众也能够接受教育,这样才能够将儒学思想进行深入贯彻。

每个人在儒学思想的熏陶之下,才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从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民本思想还是非常浓厚的。

黄宗羲注重经世人才的培养对于教育和学校领域的未来构想,黄宗羲其实已经走在了时代前列,在那个文气深味浓厚,文官政治腐朽的时期,黄宗羲能够突破重重枷锁,提出这样具有先验性的观点实属难得。

他认为学校和教育应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权利,同时用现在的话来说,学校应该成为公益性和公共性的机构。

因此黄宗羲认为学校和育人的任务,不应该仅仅是为封建政府培养官僚机器,他认为封建政府应该鼓励培养人才,不拘囿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束缚之下。

在培养新型人才之时,应该注重对他们的经世致用能力,和监督政府能力的培养,如此一来才能够突破时代的局限,帮助国家培养真正实用的人才。

《明夷待访录》载:"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遂天子不敢自为是非,则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令治天下之具,皆出之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明朝灭亡的启发性意义无疑是巨大的,黄宗羲深刻剖析明朝灭亡的原因,其中非常重要一点就是,文官政治的僵化与腐朽。

因此他倡导能够培养出有灵魂、有感情、有时局见解之人,而不是每天成为官僚体制下,如同机器般工作的僵尸。

黄宗羲的远大抱负和人本主义思想,远不止于培养经世致用人才这么简单,他企图通过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方式,来寻找一个真正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之法。

由教育引发的选拔人才的改革,由选拔人才进一步深入到政治制度的改革,如此层层深入,成为黄宗羲独到见解的重要内容。

反封建极具批判性黄宗羲作为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目睹了明朝后期乃至走向灭亡的整个过程,在清朝康熙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具体表现为原来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进一步衰落,并且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地位和权力象征意义的职位和称号。

早在明朝宰相制废除之后,就成为晚期封建社会君权,空前加强的重要标志。而在中央集权如此高度集中之时,黄宗羲还能够提出反君主专制和反封建的思想,真可谓令人震惊。

其实黄宗羲能够有如此坚决的反封建反君主专制思想,和他本人的悲惨遭遇有着直接关系。

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就是被封建官僚迫害致死,父亲的去世令他彻底对封建制度,和君主失去了希望。

因此在他的眼里,封建君主专制是乃整个社会动乱和罪恶的主要源头,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释了民众的力量,认为在政权的统治过程中,只有把民众加入进来,才能够使得国家治理更加全面,社会更加美好。

《明夷待访录》的第一篇文章,便是直接揭露封建君主专制腐朽本质的《原君》,他利用理性的思维,深刻剖析了君主一人掌控天下,甚至主宰民众命运的制度是极为不合理的。

这是他经世致用和民本思想的主要体现,在那个时代黄宗羲,就已经提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思想,实在令人钦佩。

地火明夷最准确的解释

易经六十四卦第36卦。地火明夷(明夷卦)晦而转明 中下卦象曰:时乖运拙走不着,急忙过河拆了桥,恩人无义反为怨,凡事无功枉受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红尘星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果有侵权请联系yjvtk123@163.com删除

联系我们

19108085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yjvtk123@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