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猴腮的女人到底有多可怕?
尖嘴猴腮的女人命好吗 尖嘴猴腮,上嘴唇尖,嘴巴形状不正,看起来成歪形,此特征的人比一般的人都自私,更会算计,是与生俱来额个性特征,除此之外,此特征的女性话特别的多,喜欢热闹,且小气至极,喜欢占别人的便宜,生活中这样的人一般都不怎么受欢迎,尤其在爱情中这样的女性从外表中看起来很暧昧,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在爱情中属于自主性太强,喜欢干涉对方的空间,与这种女性恋爱,会觉得很吃力,身心非常的累,这种女性,即使面临爱情的危机,绝不会给对方一点好果子吃,非常绝情寡义。 尖嘴猴腮的女人面相解读 尖嘴猴腮的女人稍微有些虚荣 尖嘴猴腮的女人,从面相的角度来分析,也是稍微有些虚荣感的。她们很害怕被人知道自己的弱势,所以时常都在隐瞒,而且很多时候,她们也经常会有一些虚荣的做法。就比如说会装作一副很有钱人的样子,去过精致的生活。 尖嘴猴腮的女人很自律 尖嘴猴腮的女人,从面相的角度来分析,很自律。性格方面的自律是好事情,这就意味着她们很大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是很负责任的,对身材,对自己的生活都是很负责的。自律就代表了她们并不会随意去吃去放纵,而是一言一行都很懂分寸。 尖嘴猴腮的女人偶尔有些自私 尖嘴猴腮的女人,从面相的角度来分析,偶尔也会有自私的倾向。她们也时常会容易被一些事情给激怒,所以和其他的人翻脸。这类面相的女人,其实也是需要人宠着哄着的,不想要被人打击,更不想要被人拿去和他人比较。 尖嘴猴腮的女人不容易屈服和认错 尖嘴猴腮的女人,从面相的角度来分析,不容易屈服,认错也是不常有的习惯。她们很多时候骨子里透着一种骄傲,不希望他人来点评自己的好坏对错。所以对于一些不知情的人上来就评价自己,她们也只有冷眼相送,算是足够控制脾气了。
面相真的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内在吗? 尖嘴猴腮女人面相性格
哈罗德·希普曼,英国海德镇最受信任和爱戴的医生。利用医生职业之便和病人的无限信赖,在 27 年内连续杀害 215 人,屡屡得手,从没有被人怀疑过。
——————————————
2002 年 7 月 19 日,是英国人沉痛纪念的日子。曼彻斯特地区的海德小镇上空,回荡着 215 响苍凉凄婉的教堂钟声,一场大型的葬礼弥撒在纪念被「死亡医生」哈罗德.希普曼所杀害的 215 名受害者。每一下钟声都撞击在人们的心中,每一声都在诉说一个无辜生命被杀害的事实,每一声都是对「死亡医生」的血泪控诉。
幽静安宁的海德小镇因「死亡医生」哈罗德.希普曼而不再平静。英国司法部门公布的长达 2000 页的犯罪调查报告,让全国人如噩梦初醒。
「死亡医生」哈罗德.希普曼
从官方披露的资料来看,215 名受害者中有 171 名女性、44 男性,均为中老年人。哈罗德多是利用家访时将病人杀死,然后制造假象,向病人家属谎报「死因」。
他杀人的动机与其他连环杀手不同,既不是为财也不是为色,而是他无法控制住的、主宰人们生死大权的冲动。
本案我们就来讲述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的「死亡医生—哈罗德.希普曼」恐怖犯罪经历,以及造就这场悲剧的英国不完善的医疗制度。
1992 年 10 月 7 日,英国海德镇的希普曼私人诊所开业,举办了盛大的庆典仪式。这可是海德镇上的一个大事儿,因为在这个镇上执业多年的哈罗德·希普曼医生终于开设了自己的诊所。
他是海德镇的名医,上至 80 多岁的老人,下至刚懂事的孩子,都因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而对他深深爱戴。
无数的小镇居民涌到位于市场街的这个新诊所庆祝,当地媒体也赶来采访报道,细心的记者给哈罗德医生和他最小的病人与年龄最大的病人拍摄了合影。
三张灿烂的笑脸出现在当地报纸当天的头版头条上。
很多病人纷纷从希普曼医生原先执业的老诊所转到了这家以他自己为主看病的私人诊所来。
诊所开业当天希普曼医生与年纪最大年纪最小的患者合影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有病不是去医院吗?为什么人们要去一个医生的私人诊所?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英国的医疗体制。
在英国,看病就医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以社区为主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点,社区里的居民从出生开始就要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这些医生为全科医生,在私立的诊所执业。
如果有人生病了,要先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经过家庭医生的初步诊断后,拿着医生开具的药方到药房去购买药品治疗。
在早年的英国,家庭医生也可以拿着给病人开具的药方自己去药房采购药品,再发给病人。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家庭医生会把病人推荐给规模更大、设备更全、第二层级的地区综合医院,这些医院主要提供综合和专科医疗服务。比如骨科、妇科等等。
第三层级为跨区的综合医院,也就是我们在国内生病后要去的大型医院。这种医院负责紧急救治和疑难病症诊治并承担科研任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不是生病后就去大型综合医院,而是先找自己的家庭医生。
有的家族几代人都找一个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因为家庭医生只为一定范围的居民服务,他们熟悉居民的病情、熟悉家族遗传疾病。
所以,英国这种严格的转诊制度,就要求每个居民需要在家附近的初级医疗机构登记,接受一名指定的全科家庭医生。
除急诊外,全科医生只有在确实无法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才开具转诊单,将患者转向地区综合医院或跨区综合医院。
这种医疗制度看似非常合理严谨,实际上有很大的漏洞。
因为家庭医生可能会掌握一整个社区居民的生死。一旦医生违反职业道德或违法犯罪,后果不堪想象。
希普曼医生早年在街对面的一家由 6 名执业医生合伙开设的诊所里执业,因为他对病人非常有耐心,无论什么时候找他求助,他都会有求必应,从来都是细心诊治毫无怨言,所以他是最受欢迎的。
当自己的新诊所开业后,有多达 3000 多名居民出于信任与爱戴,转到了希普曼的新诊所。但是谁也想不到,希普曼医生微笑的面孔下藏着冷血的恶魔。
1994 年 6 月的一天,老太太爱丽丝在刚做完子宫切除手术的几天后,被家人发现死于家中的沙发上。
她下班回家后的儿子刚推开门就发现母亲坐在沙发上,头歪倒在一边,不省人事。他马上摇动母亲的身体,但是已经晚了,爱丽丝的身体已经冰冷了。
儿子刚要拿起电话给家人们通报,忽然看到客厅壁炉上有一封手写信。
这封信是希普曼医生写的,内容是他下午接到爱丽丝的电话说自己不舒服,但是刚来不久爱丽丝就停止了呼吸。他没有爱丽丝家人的电话,所以留下了自己的电话,等待联系。
爱丽丝的儿子立刻致电希普曼医生,希普曼无比悲痛的说他尽力了,还是无法挽回爱丽丝的生命,他可以连夜开死亡证明,让殡仪馆的人将爱丽丝的遗体拉走并火化。
悲痛万分中的爱丽丝家人丝毫没有怀疑,为母亲料理了后事。
但是由于爱丽丝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家人们没有选择火葬,而是将她的遗体装在棺材里,埋葬在家族陵墓中。
爱丽丝家壁炉上的希普曼手写信
爱丽丝有一位好友,是伊迪斯老太太。她是个性格开朗、幽默风趣,身体健康的老人。她对希普曼医生无比的喜爱。逛街、看医生、去超市采购物品,成为她生活中最乐意做的事情。
与其他人不一样,伊迪斯老太太是个非常害怕孤独的人,当儿女不能围绕在身边的时候,她就把经常去诊所与希普曼医生聊天当成了一种乐趣。
但是希普曼医生对伊迪斯的态度往往很冷漠,这个孤独的老人并不知道希普曼早就对她厌烦已久,还把他当做了可以聊天的对象。
有时希普曼对她态度恶劣,天真的老太太还以为是当天希普曼医生太忙了而心情不好。
1996 年的一天,72 岁的伊迪斯死在了希普曼医生诊所的沙发上,比她的好友爱丽丝晚走了整整两年。
当希普曼给伊迪斯的家人打电话通知死讯的时候,没有人相信这个早上出门还好好的老人为何下午就死在了诊所里。
而希普曼医生的解释是伊迪斯死于心脏病突发,她过胖的身材导致心脏超负荷,在很久以前就被诊断出来过。
善良的家人们相信了希普曼的话,虽然他们对希普曼医生和护士没有对老人进行心肺复苏也没有打电话叫救护车到大型综合医院进行抢救抱有怀疑,但希普曼医生用:来不及,老人走的很安详。
这一句话打消了他们的疑惑。开完死亡证明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驾驶着灵车接走了伊迪斯的遗体并进行火化。
又过了两年,时间到了 1998 年。海德镇里的居民罗伊先生接到了希普曼医生的电话,让他赶紧去他的阿姨艾琳家看看,艾琳在家中突然死亡了。
罗伊马上开车冲到阿姨家,但是房门是锁着的。他急切地敲门,开门的竟然是希普曼医生的太太。罗伊一眼就看到了歪倒在沙发上的姨妈,悲伤从头顶重重的砸来,让他没有细想为什么开门的不是希普曼医生本人而是他的太太。
希普曼太安慰他说希普曼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去诊所取艾琳的医疗记录了。
过了不一会儿,希普曼赶到了,他手里拿着艾琳的医疗记录,很肯定的说:「罗伊,你看这些医疗记录。上写的很清楚,艾琳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她死于吸烟过量,因为她每天都要抽 40 多根烟,这些年来我跟她说了好多次要戒烟,她就是不听」。
实际上希普曼只是拿着艾琳的医疗记录在罗伊面前晃了晃而已,并没有交给他仔细查看。罗伊怎么也没想到,他整个家族都信任的家庭医生刚才其实是赶回诊所篡改医疗记录去了。
更想不到的是,艾琳阿姨的妈妈,在 20 年前也是被希普曼医生杀死的。
就在 20 年前,艾琳姨妈有一天回家撞见了希普曼医生在自己母亲的房间,母亲躺在床上已经咽气了。希普曼医生慌忙解释说他收到了老太太的电话,说自己摔倒在楼梯上,请他来帮忙。
等希普曼赶到后,把老太太搬到床上时,老太太已经不行了。如果艾琳当时对希普曼的谎言多一点怀疑,自己在 20 年后也不会命丧魔鬼之手。
几个月后,当希普曼案发之后,罗伊回想起来当天的情况才觉得有很多疑点。
比如:艾琳阿姨的手包被塞在沙发靠垫的后面,在自己家为什么要藏东西呢?艾琳的两个金戒指也消失不见了等等。
不论如何,丧失亲人的打击让人失去了警觉,罗伊和家人也听从了希普曼的建议,将艾琳阿姨的遗体火化了,他们叫仪馆的人来家中搬运尸体。
但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察觉到不对劲了:这段时间以来,镇上死亡的老人越来越多,与前些年相比增长幅度大大增提高了,很多人的死亡证明都是经希普曼医生之手签署的。
在镇子上,没有人不爱戴希普曼,疑惑的殡仪馆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向死者家属透露信息,而是联系上了希普曼医生先前从业的那家诊所,找到了一位名叫布斯的女医生,婉转的把想法表达了出来。
布斯医生也感到了事情有些蹊跷,因为在他们的诊所里,死亡证明需要两位以上的医生共同签署的,但是当希普曼自己开设诊所后,死亡证明是由他自己签署的,这样谁也不知道死者的真正死亡原因了。
在和希普曼一起共事的时候,布斯就发现希普曼是一个非常敢于开猛药的人,比如说用于止疼的杜冷丁和吗啡是被明确规定用量的,而希普曼是全诊所中使用这两种管控药品最多的医生。
本来希普曼在他们的诊所里干的好好的,但是当诊所几名合伙人想提高工作效率,将病人的就诊记录和药品处方计算机化的时候,希普曼忽然提出了离职,说其他地方有大的医院要挖走他。而实际上希普曼走后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跳槽,而是自己开设了诊所。
在与殡仪馆的人交谈之后,布斯医生心里有些忐忑,并没有把事情声张,因为希普曼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医术一直让同行们对他很敬重。
布斯医生私下里给海德镇的警方打了电话,说出了可疑之处,希望警方能够对希普曼进行调查。
但是海德镇的警察也是希普曼的忠实爱戴者,他们不但自己是希普曼的病人,连家人也在希普曼诊所看病,加上希普曼高超的谎言,警察的调查就不了了之了。
就这样,小镇上没有起一点风波,因病死亡的老人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并没有引起善良淳朴的居民们的警觉。
海德小镇上部分去世者照片
直到艾琳去世后几个月,海德镇的前镇长夫人凯瑟琳的去世让希普曼的罪行终于浮出水面。
1998 年初夏的一天,81 岁的独居老太太凯瑟琳穿戴整洁在家等待她的私人医生哈罗德.希普曼的登门拜访。